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正文内容

题山寺僧房(题山寺僧房拼音版)

admin8个月前 (09-08)学习74

  本文目录

  

  1. 游慧山寺记文言文阅读
  2. 题破山寺后禅院翻译
  3. 游宝丰山(寺)

   1.游慧山寺记全文翻译

  到了世道衰败,作为人的子孙,都一心想褒美称扬他故去的亲人,而不再根据事理。所以即使是行为丑恶的人,都力求刻石立铭,用来向后代夸耀。撰写碑铭的人既然不能拒绝而不写,又因为他的子孙所请托的,倘若写上墓主丑恶的东西,就是不合人情,于是碑铭开始不真实了。后代要写碑铭的人,应当要观察所撰写的对象。倘若所托非人,就会记载得不公正和不正确,所写的碑铭也就不足以流地于当代并流传到后代。所以千百年来,朝迁的公卿大夫直到乡里的人士,无不撰有碑铭,但能够流传下来的大概很少。它的原因不在别的,就是所托非人,记载得不公正和不正确的缘故。

  既然这样,那么,谁是撰写碑铭而能尽到公正和正确的合适人选呢?不是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又善于写文章的人,不能担负这一工作。大概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他对于恶人,就不会接受为他写碑铭的请求,对于一般的普通人,他就能分辨清楚。而人们的行为品德,有的人心地善良,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却不那么好;有的人内心奸邪,而外面表现得很善良;有的人善恶相差悬殊,而不容易如实地指出来;有的人实际表现要大于他的名声;有的人的名声要大于他的实际表现。如同用一个人,不是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怎么能够辩别他而不受迷惑,评议他而不徇私情?能够不迷惑不徇私情,就达到公正而且正确了。倘若所写的人文辞不擅长,那么,在人世间还不能流传开来,于是又在于他的文章能加倍胜人了。所以说:不是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又善于写文章的人,不能担负这一工作。难道不是这样吗?

   2.游慧山寺记陆羽全文翻译

  游慧山寺记陆羽 [返回]

  慧山,古华山也。顾欢《吴地记》云:华山在吴城西北一百里。释宝唱《名僧传》云:沙门僧显,宋元徽中过江,住京师弥陀寺,后入吴,憩华山精舍。华山上有方池,池中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老子《枕中记》所谓吴西神山是也。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兴,锡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后汉有樵客山下得铭云:“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有锡沴,天下弊。无锡乂,天下济。”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锡县,属吴郡。故东山谓之锡山,此则锡山之岑嵚也。南朝多以北方山川郡邑之名权创其地,又以此山为历山,以拟帝舜所耕者,其山有九陇,俗谓之“九陇山”,或云“九龙”者,言山陇之形,若苍虬缥螭之合沓然。“斗龙”者,相传云:隋大业末,山上有龙斗六十日,因名之。凡联峰沓嶂之中,有柯山、华陂、古洞阳观,秦始皇坞。柯山者,吴子仲雍五世孙柯相所治也。华陂者,齐孝子华宝所筑也。古洞阳观,下有洞穴,潜通包山。其观以梁天监年置,隋大业年废。秦始皇坞,村墅之异名。昔始皇东巡会稽,望气者以金陵、太湖之间有天子气,故掘而厌之。梁大同中,有青莲花育于此山,因以古华山精舍为慧山寺。

  寺在无锡县西七里,宋司徒右长史湛茂之家此山下,故南平王铄有赠答之诗。江淹、刘孝标、周文信并游焉。寺前有曲水亭,一名憩亭,一名歇马亭,以备士庶投息之所。其水九曲,甃以文石罛甓,渊沦潺湲,濯漱移日。寺中有方池,一名千叶莲华池,一名纟卢塘,一名浣沼。岁集山姬野妇,缥纱涤缕,其渺皓之色,彼溪,镜湖不类也。池上有大同殿,以梁大同年置因名之。从大同殿直上,至望湖阁,东北九里有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蓉湖。其湖南控长洲,东泊江阴,北淹晋陵,周围一万五千三百顷,苍苍渺渺,迫于轩户。阁西有黄公涧,昔楚考列王之时,封春早君王歇于吴之故墟,即此也。其祠宇享以醪酒,乐以鼓舞,禅流道伴,不胜滓噪,迁于山东南林墅之中。

  夫江南山浅土薄,不自流水,而此山泉源,滂注崖谷,下溉田十余顷。此山又当太湖之西北隅,萦耸四十余里,唯中峰有丛篁灌木,余尽古石嵌崒而已。凡烟岚所集,发于萝薜,今石山横亘,浓翠可掬。昔周柱史伯阳谓之神山,岂虚言哉?伤其至灵,无当世之名;惜其至异,为讹俗所弃。无当世之名,以其栋宇不完也;为讹俗所弃,必其闻见不远也。且如吴西之虎丘、丹徒之鹤林、钱塘之天竺,以其台殿榭,崇崇业业,车舆荐至,是有喜名。不然,何以与引为俦列耶?叵以鹤林望江,天竺观海,虎丘平眺郡国以为雄,则曷若兹山绝顶,下瞰五湖,彼大雷、小雷、洞庭诸山以掌睨可矣。向若引修廊,开邃宇,飞檐眺槛,凌烟架日,则江淮之地,著名之寺,斯为最也。此山亦犹人之秉至行,负淳德,无冠裳钟鼎,昌昌晔晔,为迩俗不有,宜矣。夫德行者,源也;冠裳钟鼎,流也。苟无其源,流将安发?予敦其源,亦伺其流,希他日之营立,为后之洪注云。

   3.游慧山寺记陆羽全文翻译

  游慧山寺记陆羽 [返回]

  慧山,古华山也。顾欢《吴地记》云:华山在吴城西北一百里。释宝唱《名僧传》云:沙门僧显,宋元徽中过江,住京师弥陀寺,后入吴,憩华山精舍。华山上有方池,池中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老子《枕中记》所谓吴西神山是也。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兴,锡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后汉有樵客山下得铭云:“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有锡沴,天下弊。无锡乂,天下济。”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锡县,属吴郡。故东山谓之锡山,此则锡山之岑嵚也。南朝多以北方山川郡邑之名权创其地,又以此山为历山,以拟帝舜所耕者,其山有九陇,俗谓之“九陇山”,或云“九龙”者,言山陇之形,若苍虬缥螭之合沓然。“斗龙”者,相传云:隋大业末,山上有龙斗六十日,因名之。凡联峰沓嶂之中,有柯山、华陂、古洞阳观,秦始皇坞。柯山者,吴子仲雍五世孙柯相所治也。华陂者,齐孝子华宝所筑也。古洞阳观,下有洞穴,潜通包山。其观以梁天监年置,隋大业年废。秦始皇坞,村墅之异名。昔始皇东巡会稽,望气者以金陵、太湖之间有天子气,故掘而厌之。梁大同中,有青莲花育于此山,因以古华山精舍为慧山寺。

  寺在无锡县西七里,宋司徒右长史湛茂之家此山下,故南平王铄有赠答之诗。江淹、刘孝标、周文信并游焉。寺前有曲水亭,一名憩亭,一名歇马亭,以备士庶投息之所。其水九曲,甃以文石罛甓,渊沦潺湲,濯漱移日。寺中有方池,一名千叶莲华池,一名纟卢塘,一名浣沼。岁集山姬野妇,缥纱涤缕,其渺皓之色,彼溪,镜湖不类也。池上有大同殿,以梁大同年置因名之。从大同殿直上,至望湖阁,东北九里有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蓉湖。其湖南控长洲,东泊江阴,北淹晋陵,周围一万五千三百顷,苍苍渺渺,迫于轩户。阁西有黄公涧,昔楚考列王之时,封春早君王歇于吴之故墟,即此也。其祠宇享以醪酒,乐以鼓舞,禅流道伴,不胜滓噪,迁于山东南林墅之中。

  夫江南山浅土薄,不自流水,而此山泉源,滂注崖谷,下溉田十余顷。此山又当太湖之西北隅,萦耸四十余里,唯中峰有丛篁灌木,余尽古石嵌崒而已。凡烟岚所集,发于萝薜,今石山横亘,浓翠可掬。昔周柱史伯阳谓之神山,岂虚言哉?伤其至灵,无当世之名;惜其至异,为讹俗所弃。无当世之名,以其栋宇不完也;为讹俗所弃,必其闻见不远也。且如吴西之虎丘、丹徒之鹤林、钱塘之天竺,以其台殿榭,崇崇业业,车舆荐至,是有喜名。不然,何以与引为俦列耶?叵以鹤林望江,天竺观海,虎丘平眺郡国以为雄,则曷若兹山绝顶,下瞰五湖,彼大雷、小雷、洞庭诸山以掌睨可矣。向若引修廊,开邃宇,飞檐眺槛,凌烟架日,则江淮之地,著名之寺,斯为最也。此山亦犹人之秉至行,负淳德,无冠裳钟鼎,昌昌晔晔,为迩俗不有,宜矣。夫德行者,源也;冠裳钟鼎,流也。苟无其源,流将安发?予敦其源,亦伺其流,希他日之营立,为后之洪注云。

   4.游慧山寺记陆羽

  慧山古华山也。顾欢《吴地记》云:“华山在吴城西北一百里”。释宝唱《名僧传》云:“沙门僧显,宋元徽中过江,住京师弥陀寺,后入吴,憩华山精舍。”华山上有方池,池中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老子《枕中记》所谓吴西神山是也。山东峰当周秦闲,大产铅锡,至汉兴,锡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

  后汉有樵客,山下得铭云:“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有锡,天下弊;无锡义,天下济。”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吴郡。

  故东山为之锡山,此则锡山这岑也。

  南朝多以北方山川郡邑之名,松创其地,又以此山为历山,以拟帝舜所耕者。

  其山有九陇,俗谓之九龙山,或云斗龙山。九龙者,言山陇之形,若苍虬缥螭之合沓然。斗龙者,相传云隋大业末,山上有龙斗六十日,因而名之。凡联峰沓嶂之中,有柯山、华陂、古洞阳、观秦始皇坞。柯山者,吴子仲雍五世孙柯相所治也。华陂者,齐孝子华宝所筑也。古洞阳观下有洞穴,潜通包山,其观以梁天监年置,隋大业年废。秦始皇坞者,村墅之异名,昔始皇东巡会稽,望气者以金陵太湖之闲有天子气,故掘而厌之。梁大同中,有青莲花育於此山,因以古华山精舍为慧山寺,在无锡县西七里,宋司徒古长史湛茂之家此山下,故南平王铄有赠答之诗,江淹、刘孝标、周文信并游焉。寺前有曲水亭,一名憩亭,一名歇马这权备士庶投息之所。其水九曲,以文石え甓,ち沦潺,濯氵敕移日。寺中有方池一,名千叶莲花池,一名纟卢塘,一名浣沼,岁集山姬野妇,漂纱涤缕,其渺皓之色,彼耶溪镜湖不类也。池上有大同殿,以梁大同年置,因名之。从大同殿直上,至望湖阁,东北九里有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蓉湖,南控长洲,东泊江阴,北淹晋陵,周围一万五千三百顷,苍苍渺渺,迫於轩户。阁西有黄公涧,昔楚考烈王之时封春申君黄歇於吴之故墟,即此也。其祠宇享以醪酒,乐以鼓舞,禅流道伴,不胜滓噪,迁於山东南林墅之中。夫江南山浅土薄,不自流水,而此山泉源滂注崖谷下,溉田十馀顷。此山又当太湖之西北隅,萦竦四十馀里,惟中峰有丛篁灌木,馀尽古石嵌而已。凡烟岚所集,发於萝薜,今石山横亘,浓翠可掬,昔周柱史伯阳谓之神山,岂虚言哉!伤其至灵,无当世这名;惜其至异,为讹俗所弃。无当世之名,以其楝宇不完也,为讹俗所弃,必其闻见不远也。且如吴西之虎邱,丹徒之鹤林,钱塘之天竺,以其台殿楼榭,崇崇でで,车舆氵存至,是有嘉名。不然,何以与此山为俦列耶?若以鹤林望江,天竺观海,虎邱平眺,郡国以为雄,则曷若兹山绝顶,下瞰五湖,彼大雷小雷洞庭诸山,以掌睨可矣。向若引修廊,开邃宇,飞詹眺槛,凌烟架日,则江淮之地,著名之寺,斯为最也。此山亦犹人之秉至行,负淳德,无冠裳钟鼎,为迩俗所不侈,宜矣。夫德行者源也,冠裳钟鼎者流也,苟无其源,流将安发?予敦其源,亦伺其流,希他日之营立,为后世之洪注云。

   5.游慧山寺记陆羽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阅读导引]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

  诗中描写了诗人骑马所见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骀荡的春光,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今山西),曾祖父白温迁居下圭(今陕西渭南),遂为下圭人,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贴切流畅。

  现存白诗近三千首,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潮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等名篇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背景介绍]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剌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

   [词语注释]春行:春天散步。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贾亭:唐代杭州刺史贾全所建的贾公亭,今已不存。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下垂的云彩。

  暖树:向阳的树。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浅草:初春的草,尽管很多,但还不很高。没(mò):隐没。

  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游赏不够,即反复游赏 [层次结构]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

  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

  “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游程中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这联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诗文译意]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诗文赏析]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诗人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

  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

  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全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扣紧“春行”二字来描写景物的。

  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诗歌特色]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

  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创新。

   6.游惠山寺记全文翻译

   1、《游慧山寺记》作者:陆羽。

   2、全文翻译

  慧山,古华山也.顾欢《吴地记》云:华山在吴城西北一百里.释宝唱《名僧传》云:沙门僧显,宋元徽中过江,住京师弥陀寺,后入吴,憩华山精舍.华山上有方池,池中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老子《枕中记》所谓吴西神山是也.山东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兴,锡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后汉有樵客山下得铭云:“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有锡沴,天下弊.无锡乂,天下济.”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锡县,属吴郡.故东山谓之锡山,此则锡山之岑嵚也.南朝多以北方山川郡邑之名权创其地,又以此山为历山,以拟帝舜所耕者,其山有九陇,俗谓之“九陇山”,或云“九龙”者,言山陇之形,若苍虬缥螭之合沓然.“斗龙”者,相传云:隋大业末,山上有龙斗六十日,因名之.凡联峰沓嶂之中,有柯山、华陂、古洞阳观,秦始皇坞.柯山者,吴子仲雍五世孙柯相所治也.华陂者,齐孝子华宝所筑也.古洞阳观,下有洞穴,潜通包山.其观以梁天监年置,隋大业年废.秦始皇坞,村墅之异名.昔始皇东巡会稽,望气者以金陵、太湖之间有天子气,故掘而厌之.梁大同中,有青莲花育于此山,因以古华山精舍为慧山寺。

  寺在无锡县西七里,宋司徒右长史湛茂之家此山下,故南平王铄有赠答之诗.江淹、刘孝标、周文信并游焉.寺前有曲水亭,一名憩亭,一名歇马亭,以备士庶投息之所.其水九曲,甃以文石罛甓,渊沦潺湲,濯漱移日.寺中有方池,一名千叶莲华池,一名纟卢塘,一名浣沼.岁集山姬野妇,缥纱涤缕,其渺皓之色,彼溪,镜湖不类也.池上有大同殿,以梁大同年置因名之.从大同殿直上,至望湖阁,东北九里有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蓉湖.其湖南控长洲,东泊江阴,北淹晋陵,周围一万五千三百顷,苍苍渺渺,迫于轩户.阁西有黄公涧,昔楚考列王之时,封春早君王歇于吴之故墟,即此也.其祠宇享以醪酒,乐以鼓舞,禅流道伴,不胜滓噪,迁于山东南林墅之中。

  夫江南山浅土薄,不自流水,而此山泉源,滂注崖谷,下溉田十余顷.此山又当太湖之西北隅,萦耸四十余里,唯中峰有丛篁灌木,余尽古石嵌崒而已.凡烟岚所集,发于萝薜,今石山横亘,浓翠可掬.昔周柱史伯阳谓之神山,岂虚言哉?伤其至灵,无当世之名;惜其至异,为讹俗所弃.无当世之名,以其栋宇不完也;为讹俗所弃,必其闻见不远也.且如吴西之虎丘、丹徒之鹤林、钱塘之天竺,以其台殿榭,崇崇业业,车舆荐至,是有喜名.不然,何以与引为俦列耶?叵以鹤林望江,天竺观海,虎丘平眺郡国以为雄,则曷若兹山绝顶,下瞰五湖,彼大雷、小雷、洞庭诸山以掌睨可矣.向若引修廊,开邃宇,飞檐眺槛,凌烟架日,则江淮之地,著名之寺,斯为最也.此山亦犹人之秉至行,负淳德,无冠裳钟鼎,昌昌晔晔,为迩俗不有,宜矣.夫德行者,源也;冠裳钟鼎,流也.苟无其源,流将安发?予敦其源,亦伺其流,希他日之营立,为后之洪注云。

   7.游大林寺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我同河南府元集虚等好友一道,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庐山西北麓的东林寺和西林寺,来到上化城寺,在讲经台峰顶休息后,登上香炉峰,投宿于大林寺。大林寺十分偏僻,人迹罕至。寺的周围溪水清澈,岩石苍黑,青松矮短,翠竹修长。寺里只有木制的房屋和器用,寺僧都是海东人。这里山势高峻,地形深幽,因而季节变换非常缓慢。在这里,初夏时节却如山外的正月二月天气。山中桃树刚刚开花,山涧绿草还很短浅,人事景致,风情物候,跟寺外的平地村落一点不同。刚到这里,就如同来到了另一个神奇世界。于是随口吟出绝句一首: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不久,我们环顾大林寺的屋壁,只见屋壁上有萧存、魏弘简、李渤三人题写的诗句。为此,我和元集虚等人无不感叹,并说:“此处实为庐山第一胜境,从交通大道走到僻远的大林寺,还不到半天的路程。自萧、魏、李这三人游览人林寺后,到现在将近二十年了,冷落萧条,再没有知名人士承袭他们游览题诗的雅事了。唉,功名利禄对人们的诱惑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啊!”

   8.求初中语文文言文巜游华山记》翻译

  《游玉华山记》【参考译文】

  由宜君县向西南走四十里,有山夹道而来,这就是玉华山。山的南面叫野火谷,那里有常年燃烧的山石,远远望上去(山上)如同有炊烟,但没有人知道它来自哪里。野火谷的西面叫凤凰谷,就是唐朝建造宫殿的旧地。现在连一小段墙一片瓦也没有保存下来,经过那儿看,只见都是野田荒草,长满了荆棘。凤凰谷的西面叫珊瑚谷,大概曾经有正殿以外的宫殿在那儿。珊瑚谷的北面叫兰芝谷。兰芝谷的中间有块高而险峻的天然岩石,下面有人工开凿的石室,可容纳数十人,有瀑布从高处垂落,就像从天而降的大雨;有十八棵松树环绕在岩石的周围,松树都生长在石头上,差不多有十八丈高,端正得像立着的笔。它的西南方向有石崖叫驻銮,我们刚进去的时候,看到双壁高耸直立,如同削石而成,到了那个地方一看,就像看到瓮一样。旁边有泉水飞泻而下,有的像悬挂的瀑布,有的像喷洒的珍珠,它的名字叫水帘。稍微向北,有崖与泉,也像这样只是规模稍小点。

  治平三年夏五月丁巳日,我和六个人一同来游玩,就一起坐在松树遮蔽下的石上,听泉声并品饮泉水。不久,游览前代的宫殿而流连忘返,向田间老人询问旧事。兴致很浓闹嚷嚷的不想回去,但我与这六人,有的居官守职,有的因为有事牵制,那情势不能久留,就住了一夜离开了。但是,大家互相瞅着都有不满足的神色。我对他们说:欣赏山林泉石的乐趣,奇特壮美的景观,经常在那些荒远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然而因为人迹罕至,所以一定被云游的和尚、求仙的术士以及隐士一类人占据并享有。但是隐士知道这些地方优美并喜欢它们,而他们的能力不足以经营这些地方,只有佛教和道教的学说、教义足以打动人心,所以他们的信徒经常独来独往并且有勇力,因而这些耸立的亭子、宽广的大厦(的建造),登高览胜的快乐(的享受),没有不被他们抢先的。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扩展资料

  1、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作品简介: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3、赏析: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

  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

  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2021年12月4日,阴历冬月初一。天空放晴,艳阳高照,雾霾很重,何不遁入北山登正月初三时没抵达的宝峰寺看看。在家吃过早餐,带上有关装备和工具,说走就走。

   12点左右,三停两转的终于到达曹村焦家坡的太白山山麓两户农户门前驻车,门前坐着两老人晒太阳,拉家常,是老俩口子,老汉叔说是他俩儿子家。这里应该是焦家坡村和周家坡村界畔吧。

  老汉叔问我“干啥?”

  我笑着回答周末莫事杠杠腿,坐在办公室都生锈了,从你这儿能爬山去看宝峰寺吗?

  “啊?这山有啥爬的!陡的!荒山了,好多年都没见人爬上去了。你去过白庙没?咱俩,你拉着我到白庙逛逛去,去白庙吃好吃的就回来了。”老汉叔耳背,说话发音不太准,孤独中显得有点啰嗦,他老伴耳聪目明,时不时给我俩“翻译”或转述一下,挺好。

  “你要上宝峰寺,开车从采石场那边就开上山了。”

  不了,我就是为了锻炼一下,是不是从你儿屋子西边那个道道上?

  “嗯。”

  谢谢你们。我走了。实际上从他家往东走一二百米有条上山大路,很好走,是我后来下山时走过发现的。

  刚拐过屋子上坡,但见道两旁彩钢棚下架上挂满柿饼,每家架子上都有人在下架柿饼准备捂软出霜。

  丰收的甜蜜挂满棚架。每年霜降后到富平县北山底下从庄里市到底店镇沿途彩钢棚下都是刚削好的挂成一串串的“鲜红灯笼”果,极具观赏和拍照价值。

  走近一看,有个别挂着的柿饼已渗出了霜,所谓霜就是柿子削去外皮后里面的果糖渗出结晶的产物,在低温条件下凝结成的果糖细小颗粒物。今年雨水多,柿子没成,欠收了,这也就是常说的小年吧。

  我想吃一个多钱?“今年贵,得5元。”尝了一个挂霜不错的,味道还可以。欲给在地上摘柿饼的老汉转钱,女主家在架子上忙喊“给我手机发!”这场景把我和他俩都逗笑了,我打趣着调侃了一番,给主家转过钱。问道上山。

  山麓是台塬小径,走走看看,地里小点的是花椒树、再大点的是柿子树、黑幽幽孤零零的高大树木是古杏树。

  看样子这里农家改植树种时间也就三五年吧。盖因杏熟时间集中,又卖不上价;近年来柿饼价格一路攀升,花椒也是越卖越贵,二者储存得当一年都行。看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无处不在发力!

  横穿一块地到东边有宽一点的路,窜到最上地埂,穿过新栽的小柏树林,荒山上越来越难觅野径,只能自己边观察边漫行,常入绝境,硬穿荆棘丛生、危崖巉巉之地艰难无畏攀登着。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13点30分左右登到太白山半山腰一个开阔平坦的平台上,放眼望去,北山“满目疮痍”,令人心碎。

  回看来时的路,竟不识踪迹。

   14点时行走在太白山巅下右侧“山道”,从太白山和宝丰山之间的山垭穿行是往返主道,布满荆棘的主道默默告诉我:人类的残酷。上到垭口之上,今年雨水丰沛,山上野草高大茂密,齐腰深的枯草把野径遮盖得严严实实的,无迹可寻,只能贸然硬闯了。

   14点43分抵达目的地——宝丰山巅的宝峰禅寺山门前。寺院建在宝丰山巅南麓,山顶到处都是刺槐小树林,没树的地方野草茂密,枯草及腰。看来此处不缺水。

  山门两石柱看似重新垒高,中悬铁皮黑底烫金“宝峰禅寺”匾额。就地取材的石灰石垒砌的双层院墙倒塌严重,但仍有一人高的底部残存,满目残垣断壁、石件乱弃、东倒西陈、令人观寺院遗迹唏嘘不已。穿过寺院院子,院子东北角券有双孔石窑,

  窑门上贴有文字的纸张,告诉来者勿动寺院财物,否则会遭佛法报应,落款是寺院僧人释忠德,东门落款是支忠德。窑前凌乱摆放着菜刀、水桶和小案板等。窑前西南角搭有仅一人高的窝棚,似厨房样。

  有三件古寺石雕和砖雕残片,细细端详了一番三个残件,浮想着宝峰禅寺昔日的辉煌场景。

  如今,宝峰寺周围散落着大量石碑,有金明昌四年(1193年)立的《宝峰禅院碑记》,明嘉靖五年(1526年)立的《重修宝峰寺记碑》,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立的《宝峰寺佛祖观音灯会碑记》,清乾隆四年(1739年)秀才支煌撰书的《重修宝峰寺碑记》等石刻,这些石刻对于今后宝峰寺的保护及重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应该妥善保管。物事两非,兴废皆有法则,非你我独臂阻之,苦笑着摇头折出。

  翻身上得窑背,视野极其开阔:重度雾霾里天地有界限,上蔚蓝下浑然,

  东南望金翁山和山巅寺院、虎头山、太白山清晰可见;水泥厂和尚书水库依稀可探;南观老君岭和西望月窟山均被小树林遮掩了。

  俯视寺院尽收眼底。由是感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上清下混沌,欲辨已忘言。

  据曹村镇马少杰前辈《话说宝峰寺》一文介绍,宝峰寺位于月窟山巅,建于石砌的高台之上,有前殿(大殿)、后殿、北庵、焚香阁、左右回廊以及三十来间厢房等建筑,北面立有大量石碑及四方形宝塔,中间是约两亩大的院子和戏楼。

  过去每到农历六月十九日庙会日,远近的善男信女不怕山高路险就会到此烧香拜佛祈求平安,民间的皮影、自乐班你方唱罢我方登场,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好不热闹。寺庙门前原来立有古朴的石牌坊和二棵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古槐;右手山坳山坡地依靠老泉水浇灌,则是种植着小麦、玉米、谷子以及土豆等农作物,供养着庙里的出家人。庙被古柏、榆树、杏林以及老柿树等高大乔木掩映,浓荫蔽日,香烟袅袅,空谷幽兰,美不胜收。在宝峰寺大殿东廊的山墙上,刻有清代富平县令乔履信题写的《锦屏风光》长诗,囊括了宝峰寺周围的主要美景及轶闻趣事。诗云:

  宝峰胜景六月中,风光四时迵不同。

  奇花野草拦路径,鸟飞蝶舞满天空。

  凤楼高耸穿云影,灵湫如镜逼月明。

  东望相接老君岭,盘陀青牛卧势雄。

  西指桥囗龙涎水,点滴不断响叮咚。

  南瞻莲朵分明显,北听锦鸡似犹鸣。

  石洞书声由来久,唐代辇道宝石通。

  石抱古柏迹犹在,五龙玉泉水澄清。

  凤凰山前龙戏凤,铁索岭下虎抱龙。

  金龟翘首朝玉带,石仙含笑辩渭泾。

  山前若绕一泊水,堪与庐山相比隆。

  古人似乎能掐会算,竟然展望宝峰寺前的渭北旱原会出现哗哗流淌的东干渠,碧波荡漾的尚书水库,的确不简单。

  佛门净地,也不可能与世完全隔绝,同样也会危机四伏,暗藏杀机。民国初年,社会动乱,土匪横行,耀县人焦彦芳聚众在宝峰寺占山为王,抢劫曹村,白庙,雷村等附近村镇,杀人越货,拉丁抢粮,为害一方。民国三年(1914年)四月,该股土匪一举被民团围剿,也算恶有恶报,罪有应得。

  下窑背顺路西行,院墙外西侧沿山坳边际出现一人工整修的简易便道,北行200余米有一三米乘两米见方的清澈泉水池,

  池边小枣树上挂一硬纸牌,上书“寺庙饮用水,请不要入内”。寻声转身望山坳对面,月窟山已荡然无存,今却比它东边的小山包低了不下百米,原来可是高出其上百米的山头,成了万余平方米的大平台,平台上几道车辙印清晰可辨,但闻钻锤击石声不绝于耳,装载机隆隆轰鸣着,重型装载车往来穿梭着,一派大生产的忙碌场景。

  面对此情此景,我只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再前行,应该是去山北坳里的白庙乡程卢村的山道吧。有次去程卢村,一翻过山梁进沟口,满眼高大粗壮的乔木遍沟道,令我们很吃惊;顺阳河源头之一就是从此处的沟岔里流出北山口红河村汇入源于赵老峪的主河道,泉眼还有好几处,被当地人做了生活取水的水源地,独特地地理位置使得这里的花椒和核桃等农作物成了无公害产品;有个石抱柏景点:河道上有一块天然巨石,上面生长着一棵粗壮高大的古柏树。

  实为当地一景。这里的民风感觉很淳朴、自然、和谐,恍若世外桃源般。我们按村里人指引去看村后河道上的一口泉井,过一村民门前时,见其在沟沿上栽了好多长势喜人的艾草;返程再过时女主人回屋拿出自家剪刀非得叫我们一人采挖些带走。哦,马上要过端午节了!

  入冬,草木枯黄,寒气逼人,锦屏山是条金龙,人们应该时刻保护。无限感慨与谁说!?遂折身南返,坐在山门前石件上吃点喝点。

  再次面对残垣废墟,拾得前人话宝峰寺,且做美好回味:宝峰寺传说

  宝峰胜景冠金屏,禅寺千年览纵横。

  后羿搭弓神鸟落,嫦娥奔月玉盘升。

  洞中学女书声朗,沟畔石仙唤弟兄。

  灵动金蟾何处觅?青牛食草饮山风。

  下山坳顺着小山包北侧探寻往周家坡方向山道,却访得老泉处,

  在山坳里见一独间石屋--“观音宝殿”,搜地理位置标注老泉处。

  道旁几颗酸枣,遍地荒草,石屋门挂着茄子。

  站在观音宝殿前,观察后发现再前行去左拐往周家坡的山道已被采石场挖断,右拐将与去程卢村道汇合。遂返程顺小山包东侧南行,沿采石场开山断崖边走到采石场放置的巨型白色水箱南边,来到枯草及腰的老君岭南崖边--觅青牛。传说宝峰寺南面数百米远的"老君岭"上卧有一只天然青石牛,合腿仰卧,双目有神,惟妙惟肖。相传老子当年骑牛西出函谷关到此处讲学,竟然引来五只凤凰每天翩翩起舞于南面的峭壁之上。人们为了纪念老子,就将南峰(老君岭)称作凤凰峰,峰上建的五间房子便叫作"凤凰楼",俗称"五间楼"。临崖建楼,半悬于空,铁链固定,栈道相连,很有华山天险的意境,胆小者断不敢入。

  老子是否来过锦屏山,到过宝峰寺,历史上既没人记载,也没有人能够证明。然而唐代大诗人贾岛来过,留下"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的诗句;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也的确来过,并题《楼观》诗一首。诗曰:

  颇得玄元意,西来欲化胡。

  青牛秋草没,日暮独踌躇。

  仙人独爱此地,或许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神奇魅力。然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恐怕才是吸引各方高人隐士慕名前来的真正原因吧。

  五间楼内原有老子坐像,像后有叮咚作响的山泉一眼,但却从不打湿地面,甚是人间奇绝。然而自从五间楼被毁之后,凤凰泉转瞬消失,不见了踪影。今天人们都知晓富平有个"金粟山",有个鸿雁姑姑,却极少有人耳闻千年名刹"宝峰寺",真是世事无常啊。

  五间楼东侧,有一块完整的巨石,无土无缝,中间竟然生长着一棵盘虬古柏,树身扭曲,树皮盘旋,人称"石抱古柏",这一景观清初毁于大火,直到解放初期遗迹尚存。

  沉浸在往日思绪中,正在崖边往东走,本欲再寻去周家坡的那条野径,突然,在枯草和崖边小树林结合部的草丛里“扑棱棱……嘎~嘎~嘎~”飞出一只野公鸡,飘向悬崖下,在此定神一观,还得绕行至宝丰山东坡,原路返回。又窜到垭口下,几只鹊鸦翩翩飞翔着,时而盘旋鸣叫着,给荒凉寂寂的山野平添了一丝生机。

  到太白山顶南侧基本是沿山脊而下,这里的天然石台阶一阶阶地相对落差太大了,由此得不停地在一米左右的岩崖上往下跳,回来腿疼了两三天才好,这是后话不做累述。

  刚下到果园上口,但见夕阳金黄一轮,下脸刚贴到周家坡上月窟山的山岭上,好迷人的夕阳风光,我赶紧往前小跑,找了山坡上一株高大形好的古杏树作衬托,转身进地时在急坡且密布小石子的地方摔了一个四仰八叉,赶紧翻身起来,顾不上拍土就照了一张自己心仪的美图。

  拍打着粘在身上的厚土,抬头看见地畔土崖上一丛酸枣树,

  有一株长得比较粗壮的酸枣树,今天带着的“作案工具”—手锯和花剪派上了用场,准备回家叫人做个擀面杖。

  家里有个我20年前做的核桃木擀面杖已裂了、变了形,很不好用。

  顺着大路,不到17点半我就来到了车前,放好东西,用车上毛巾拍打过全身灰尘,拧开农户门前水龙头洗过手和脸,正拿毛巾搽脸,老俩口出来问我上去没?一个舀瓢凉水,一个端着电壶分头走向自家洗脸盆前走,要给我倒洗脸水,我赶忙憨笑着一再解释说:不用、真不用了。我已经洗过了,谢过二老。我打开图片给他俩看,老俩口脸上同时绽放着笑容、露出羡慕的神情对笑着说“咱们都没上去过!”

  “明年5月过来吃杏,我这杏好吃得很!”老汉叔临别前一再叮嘱我。

  回到曹村镇上,

  吃了一碗现包饺子,然后开车拐进镇南巷子里去买了米醋和入口即化的琼锅糖。

  土特产堆满屋,全是甜蜜氛围。

  老板带我去看他家刚熬好出锅的几坨麦芽糖,白个生生,成就年的味道。

  载着收获和甜蜜,乐滋滋地回到了家。

  冲完澡,整理今日图片时再次看到宝峰禅寺的苍凉和月窟山的毁尸灭迹场景,倍感伤感而气愤。遂作:游锦屏山随感

  宝丰山巅宝峰寺,残垣断壁乱石弃。

  月窟山事无迹寻,谁为铜臭改地理?

  在此,我也有必要给大家再唠叨几句锦屏山的锦绣辉煌昨天。

  锦屏列翠、玉带环流、杏林晴眺、灵湫夜月、南湖烟雨、五陵秋色、美原仙迹、石洞书声,乃富平昔日八景。一个地方竟然汇聚了富平三大美景,即锦屏列翠、灵湫夜月、石洞书声,的确令人亢奋,这个地方就是月窟山,位于曹村镇西北方向,因其山势嵯峨险峻,状如月牙,又多石窟而得名。这也是富平北山里造水泥的上好原料地,引得无数垂涎此地的人欲采之。

  月窟山海拔1251米,与西边的将军山,东边的太白山和金瓮山呈扇形排列,形成锦屏山的脊梁。它高耸于黄土台原之上,屹立于天地之间,风景优美,古迹遍布,神话传说众多,是历代文人雅士登高望远,赋诗作画的绝佳去处。

  过去沿山一带松柏参天,草茂林密,生机盎然,宛若一道绿色屏障矗立于富平县城北面。春季万物复苏,鲜花绽放;夏季山杏金黄,神清气爽;秋季天高云淡,家家房前屋后柿树上挂满红灯笼;冬季银装素裹,宛如披着婚纱的新娘。作为皇家风水宝地,唐朝五位皇帝先后选址其处做百年后之安身地。难怪“锦屏列翠”占据富平八景之首,原来它是一幅天造的江山胜景画卷。

  名山大川往往少不了道观寺院,道僧香火。月窟山也不例外。月窟山在北魏时期就建有寺庙,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为渭北佛教圣地。据康熙四年"重修宝峰寺碑记"记载,宝峰寺建于唐天宝五年,为"崇圣寺"中院;五代时因战火荒废。金世宗•大定(1161年-1190年)及金章宗•明昌(1190年-1196年)年间重修,此后屡有修葺,一直持续到民国。至于"崇圣寺"为何改名"宝峰寺",或许与山上唐朝修建的佛塔有关,只可惜这一千年古迹早已不见了踪影。

  风扫石径,云封山门。历史的辉煌无情湮没在岁月的云烟里,慢慢消失在尘封的记忆里。否极泰来,一切随缘。望着山下年年岁岁柿柿红的马家坡,车水马龙的博物馆,相信终有一天,东边挖断的铁索岭会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游人会在玩过唐丰陵之后信步登上太白山,与太上老君谈古论道,感受玄之又玄的高远;攀上西边的宝峰寺,听凤凰长鸣,观灵湫夜月,探石洞仙女……可惜,许多东西都成了历史不复遗存,不由得令人扼腕叹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做一个快乐的人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iaoguangseo.com/seo/522.html?replytocom=510

标签: 学习
分享给朋友:

“题山寺僧房(题山寺僧房拼音版)” 的相关文章

辋川集二十首。文杏馆(辋川集·文杏馆的释义)

  本文目录    辋川集的作者是谁 王维的《辋川集二十首》采用的是 辋川集二十...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拼音)

  本文目录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赏析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的注释译文 著...

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大半夜邻居孩子哭闹算扰民吗)

  本文目录    小孩子经常三更半夜哭,怎么回事 一岁宝宝总是半夜哭闹怎么回事...

李祎的简介(李祎然个人资料简介)

  本文目录    唐朝皇子李恪的简介 李祎简介 王晙简介...

追赋画江潭苑四首(吴苑晓苍苍)(追赋画江潭苑四首其三)

  本文目录    追赋画江潭苑四首原文   翻译...

曾瑞的简介(曾瑞简介资料)

  本文目录    冯巩的简介 曾瑞的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眉清目秀的意思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