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正文内容

诗品二十四则。自然(诗品二十四则自然翻译)

admin8个月前 (09-08)学习42

  本文目录

  

  1.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自然》原文及翻译赏析
  2. 诗品二十四则·缜密_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3. 二十四诗品中“自然”的翻译及鉴赏,有人知道吗
  4. 二十四诗品原文及翻译

  诗品二十四则。自然原文: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苹.薄言情晤,悠悠天钧。诗词作品:诗品二十四则。自然诗词作者:【唐代】司空图

  摘要:《二十四诗品》由二十四首独立的小诗组成,在看似没有清晰逻辑条理的诗论之间,其实都渗透着作者的美学理想——“自然”。本文主要研究“自然”这一美学理想在《二十四诗品》中的内涵,把握“自然”的审美追求,笔者认为核心是“真”“虚”“素”“淡”四字。它包括了“持之匪强,来之无穷”的创作手法、“素处以默”“虚伫神素”的创作心态和“真体内充”“倘然适意”的情感要求,以及“幽人空山,过雨采苹”的空灵冲淡诗味。

  关键词:自然虚静真诗味

  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作《二十四诗品》,在看似没有逻辑体系的二十四则诗论间,渗透着司空图的美学理想,支撑着整部作品。细致研究《二十四诗品》会发现全文都融合了“自然”的美学色彩。“自然”不仅是单独的一则诗论,它在《精神》《疏野》《含蓄》等篇章都有迹可循。理解《二十四诗品》的“自然”,笔者认为关键字是“真”“虚”“素”“淡”:首先作诗必须“真力弥漫”,具备真情实感,所谓“情性所至,妙不自寻”,真实是文学的生命;其次,要保持“虚静”的心态和“素洁”的心境,“素处以默”“虚伫神素”才能领悟生活的真实,泉思如涌;前两者是达到自然的条件,而“淡”是“自然”的最终的审美追求,“淡”不是淡而无味,它指的是澄澹精致、空灵冲淡。这和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相通,“自然”就是要适合个人性情,保持心态自然,淡泊心境,做到情真词切,在平淡当中寻求一种余味,淡味不是寡味,而是含蓄中求得的醇美。

  一、《二十四诗品》中的“真”:真实、真切、真性情

  “真”在《二十四诗品》中共出现了十一次,分别是《雄浑》“大用外腓,真体内充”,《纤》“乘之愈往,识之愈真”,《高古》“畸人乘真”,《洗炼》“乘月返真”,《劲健》“饮真茹强”,《自然》“真与不夺”,《含蓄》“是有真宰”,《豪放》“真力弥漫”,《缜密》“是有真迹”,《疏野》“真取弗羁”,《形容》“少回清真”。这些都是不同审美风格对“真”的要求,真情、真切、真实都是“真”的内涵,而“真”是达到自然美的首要条件,只有真实的才是自然的,“真”能动人,“真”是文学的生命,《二十四诗品》强调“真”是“自然”审美理想的内涵,也是达到自然美的条件之一。

   1.“大用外腓,真体内充”——真实情感充满内心

  《二十四诗品》第一则《雄浑》开篇就谈到“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说明雄浑这一风格的要求:华美的文辞变化在外,真切的实体充满于内。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来阐明雄浑,其中内容应该具有真实的思想感情。纵观中国古代文论史,从先秦两汉开始,关于“体与用”“文与质”即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论述非常丰富,虽然论述各不相同,但实质上都否定偏颇一方,文学创作应做到以思想内容为核心,形式与内容相配合,例如钟嵘所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思想内容是主干,文辞应起润色的作用,可见,《二十四诗品》讲究注重真实的思想感情是可以溯源的。除了《雄浑》《劲健》与《豪放》两品也要求诗歌饱含真情,而且情感不仅要真实,还要强劲有力。“饮真茹强”是说饱含着纯真,培育着刚强;“期之以实,御之以终”也指让真实内容充实作品,从“真”和“强”两方面入手,此时作品的情感丰满而有力的,可谓“行神如空,行气如虹”。“真力弥漫,万象在旁”出自《豪放》,真力与万象的核心还是真实:真实的激情,真实的生活。“真力弥漫”意味着作家内心充满真情的活力,运用这种激情去驾驭万物,才有“吞吐大荒”之神态。

   2.乘之愈往,识之愈真——深入观察并理解生活

  钟嵘《诗品序》言“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物感说”指出了生活对人内心情感的影响,作者的性情变化根植于生活,作者在生活中寻求审美,只有对客观生活体察入微,才能真切地理解生活,所以司空图在《纤》篇提出“乘之愈往,识之愈真”。“真”在此处意指真切,即细致、真切地了解生活。文学以丰富的生活为素材,作者细致体验生活,把握其精髓,才能赋予笔下的生活审美色彩。“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的纤风格,要求就是细微。诗越是深入细微情景,就越能写得自然真切。自然美需要文辞细致,情感真切,这正是司空图所言的纤风格,因此纤、细致也是文学创作达到真切、自然的一个重要原则。

   3.“倘然适意,岂必有为”——人生贵得适意

  《疏野》篇蕴含了“真”的又一意旨:真性情。“惟性”“率”“适意”是此品的核心词。疏野要求做到“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控物自富,与率为期”,意即只根据作者的性情来抒写,真实不受拘束,万物在胸就会取材丰富,把率真作为创作的原则。“倘然适意,岂必有为”是说尽情抒发自己的心意,何必一定要故意雕琢?因此,疏野风格就是率真,真实描写作者的性情,真切反映客观生活,不做作,不矫情。文中取象来描写疏野的风格,“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用文人雅士在山水间适意的生活说明了疏野。“自然”不仅表现为淡泊宁静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表现为要顺应人性自然,不扭曲个性,达到超然自适的状态。

  可见司空图从不同方面强调了“真”的作用,切合自然的“真”在文中具体意旨:真实的情感,真切的生活和率真的个性。“真”能动人,正如庄子所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诚,不能动人”。

  二、创作的自然心态——虚静

  虚静是道家哲学名词。“‘虚’主要指主体浑化是非因果关系的那种绝对、至一的心态。‘虚’在消极上可‘捐情去欲’,在积极上更能与物合一、‘极物之真’‘以

  应无穷’。”①“虚静”“伫素”在《二十四诗品》中是指通向自然审美理想的创作心理状态。

   1.文艺美学中的“虚静”

  “虚静”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范

  畴,先秦诸子论述“虚静”观,大多从哲学层面上阐发的,“虚静”是老庄哲学悟道的方法。“虚静”观源于老子,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②。“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③由于“道”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导致认识“道”的难度,如何才能悟道?老子认为只有“致虚极,守静笃”才能对“道”加以把握。只有保持内心的绝对净化、精神的凝神专注,才有可能实现对“道”的认识。

  【原文】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⑴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⑵与⑶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⑷情⑸悟,悠悠天钧。

  【注释】

  ⑴道,即指自然。

  ⑵真,即指自然之真。

  ⑶与,同“予”。

  ⑷薄言,为语助词,如《诗经?周南?孚苡》云“采采孚苡,薄言采之。”

  ⑸情,情性,本性,即指自然天性。

  ⑹天钧,别本作天均,成玄英疏云:“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意谓听任万物之自然平衡运行。

  【翻译】

  在生活中到处能发现诗,不需要挖空心思追寻,顺应情理写作,就能着手成春。作品自然如花儿适时开放,又好象四季岁月更新。生活中得来的领悟不能被人夺去,勉强搜取材料就会陷于窘困。高雅的人身居空山,雨过以后采集野萍。这一切都真切自然,就如同天体默默地运行。

  【鉴赏】

  首四句中所说“俯拾即是,不取诸邻”,其意就是真正美的诗境是任其自然而得,不必着意去搜寻。所以下二句接着说:“俱道适往,着手成春。”“俱道”,《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若能与自然而俱化,则着手而成春,无须竭力去追求。

  中四句进一步发挥此意,如花之开,如岁之新,皆为自然而然之现象,非依人力而产生。“真与不夺”之“真”,即指自然之真,此二句谓自然赋予者不会丧失,欲凭人力而强得者反而会失去。

  后四句言“幽人”居于空山,不以人欲而违天机,雨后闲步,偶见苹草,随意采拾,亦非有意。“悠悠天钧”,乃指天道之自在运行,流转不息。《庄子.齐物论》云:“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这二句是说以自然之本性去领悟万物之自在变化。

  “自然”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最高的理想审美境界,它的哲学和美学基础是在老庄所提倡的任乎自然,反对人为。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说:“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二十四诗品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白话译文:

  诗篇的魅力外放光华,真挚的情怀诱发奇葩。

  虚心恃雄浑的形象,秉赋刚健,英姿勃发。

  洞悉世间多样的风情,纵观环宇的沧桑演化。

  看天际行云鼓荡翻卷,听荒漠长风呼啸叱咤。

  超脱大千世界的表象,要把潜藏的奥愁体察。

  切不可任性附会牵强,诗情无涯会汩汩萌发。

  《二十四诗品》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形式上由二十四首四言诗组成,因此又名“诗品二十四则”。

  这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继承了前人的美学思想,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囊括了诸多诗歌艺术风格和美学意境。

  将诗歌所创造的风格、境界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类。每种都以十二句四言诗加以说明,形式整饬。

  这二十四首诗不仅形象地概括和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做一个快乐的人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iaoguangseo.com/seo/65.html?replytocom=3749

标签: 学习
分享给朋友:

“诗品二十四则。自然(诗品二十四则自然翻译)” 的相关文章

水调歌头(奉饯冠之之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本文目录    水调歌头 赵善括 赵善括***水调歌头***奉饯冠之之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题画(题画 袁枚)

  本文目录    《画》是不是题画诗 《题画》的诗意是什么 什么叫做题画诗...

谐诗逸句(谐 诗词)

  本文目录    诗逸的诗句诗逸的诗句是什么 关于吃笋的诗句 古人关于鞋子的诗...

醉著(醉著古诗)

  本文目录    带醉的诗句 醉著的意思   带醉的诗句...

见志(见志诗)

  本文目录    梦见励志 见志的解释 见志不从文言文翻译...

贺新郎(又和)(贺新郎又和谁结婚)

  本文目录    张元干《贺新郎》意思 贺新郎的词牌格律 这首《贺新郎》是谁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