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正文内容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拼音)

admin8个月前 (09-08)学习36

  本文目录

  

  1. 太常引中表现月轮转动时光飞逝的句子是
  2. 太常引的词牌格律
  3. 一轮秋影转金波的翻译是什么
  4.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赏析

  太常引中表现月轮转动时光飞逝的句子是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白话译文: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总之,辛弃疾的这首词,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境界,还是从它的气象和风格看,他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定格

  格律对照例词:【南宋】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一轮秋影转金波,

  中仄仄平平(韵)。

  飞镜又重磨。

  中仄仄平平(韵),

  把酒问姮娥:

  仄中仄、平平去平(韵)。

  被白发欺人奈何?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中仄仄平平(韵),

  斫去桂婆娑,

  仄中仄、平平去平(韵)。

  人道是清光更多。

  增字体【太常引】词牌格律

  范词欣赏:增字体【太常引】宋·高观国(50字七平韵)

  上阕

  中平中仄仄平平,领中仄仄平平。(第一【意群】,五字句双平韵,七字句双平促韵)

  玉肌亲衬碧霞衣,似争驾翠鸾飞。

  中仄仄平平,领中仄平平仄平。(第二【意群】,六字句单平韵,五字句双平促韵)

  羞问武陵溪,笑女伴东风醉时。

  下阕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第三【意群】,五字句双平韵)

  不飘红雨,不贪青子,冷淡却相宜。

  中仄仄平平,领中仄平平仄平。(第四【意群】,六字句单平韵,五字句双平促韵)

  春晚涌金池,问一片将愁寄谁。

  注:1.标准体无统一【主韵律】,但以【律词句】的“仄平平”双平入韵为主;两结是“异构”的单平韵。

  2.第一、三【意群】是相同句型的五字句入韵;第二、四【意群】是领字加相同句型的六字句入韵。

  3.上阕首句和第二、四【意群】的五字句,是促韵句,逗号结尾。

  4.两结传统词谱作“上三下四”句读,实为领字的强调结构,宜“上一下六”句读。

  5.此范词上阕第二句增领字,句型未变;或是【词句】“中平中仄平平”双平入韵,双平特征未变。

  6.领字表示是强调结构,不占句型字位;谱内的“中”表示“可平可仄”,其它平仄一字不可易。

  变格

  双调五十字,前段四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例词:【宋】高观国《太常引·玉肌轻衬碧霞衣》

  玉肌亲衬碧霞衣。似争驾、翠鸾飞。羞问武陵溪。笑女伴、东风醉时。

  不飘红雨,不贪青子,冷淡却相宜。春晚涌金池。问一片、将愁寄谁。

  双调五十七字(特例)。

  例词:【元】奥敦周卿《太常引·西湖烟水茫茫》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_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解释:中秋皓月洒下万里金波,好似那刚磨亮的铜镜飞上了夜空。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渐渐增多,欺负我拿它没有办法。诗词名称:《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本名:辛弃疾。别称:辛忠敏。字号: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出生时间:1140年5月28日。去世时间:1207年10月3日。主要作品:《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清平乐.村居》《送剑与傅岩叟》《满江红》《卜算子修竹翠罗寒》等。主要成就: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讨平起义,创设飞虎军。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一轮秋影转金波”的详细介绍:

  一、《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全文点此查看《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详细内容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_娥:被白发,

  欺人奈何?乘风好去,

  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

  清光更多。

  二、背景

  此词当作于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起初始终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族侄赵_(孝宗),一时之间,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但经“符离之败”,“隆兴和议”,事实证明赵_也是畏敌如虎的投降派。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作者上赵_《美芹十论》;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上宰相虞允文《九议》,七年之内,连同另两篇,四次奏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作者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三、注解

  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

  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

  _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斫:砍。

  桂:桂树。

  婆娑:树影摇曳的样子。

  四、辛弃疾其他诗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鹧鸪天》、《青玉案元夕》。五、赏析

  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_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下片抒写作者的豪情壮志,他要趁着美好的月夜,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祖国的山河。毫无疑义,这是他爱国思想的写照。“直下”,这里指目光一直地往下。最后又从天上写到人间,传说中月亮里那棵高大的桂树挡住了许多月光。为了使月光更清楚地照亮祖国大地,作者在最后两句写道,听人说:砍去那些摇晃(婆娑)的桂树枝叶,月亮便会更加光明。这是含蓄地说,铲除投降派的阻碍,才能取得抗金和收复中原事业的胜利。这里辛弃疾用“人道是”三个字,表示前人曾说过这个意思。

  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六、译文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_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中秋皓月洒下万里金波,好似那刚磨亮的铜镜飞上了夜空。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渐渐增多,欺负我拿它没有办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树影摇曳的桂树,因为人们都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相同朝代的诗歌

  《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_》、《送客至灵谷》、《叹_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详细信息

  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_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下片抒写作者的豪情壮志,他要趁着美好的月夜,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祖国的山河。毫无疑义,这是他爱国思想的写照。“直下”,这里指目光一直地往下。最后又从天上写到人间,传说中月亮里那棵高大的桂树挡住了许多月光。为了使月光更清楚地照亮祖国大地,作者在最后两句写道,听人说:砍去那些摇晃(婆娑)的桂树枝叶,月亮便会更加光明。这是含蓄地说,铲除投降派的阻碍,才能取得抗金和收复中原事业的胜利。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在《一百五日夜对月》诗里写道:“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这里辛弃疾用“人道是”三个字,表示前人曾说过这个意思。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做一个快乐的人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iaoguangseo.com/seo/661.html?replytocom=1453

标签: 学习
分享给朋友: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拼音)” 的相关文章

秋夕送友人归吴(秋夕送友人归吴翻译)

  本文目录    崔涂《秋夕送友人归吴》全诗赏析 秋天赠友的诗句   ...

赵师严的简介(赵师严的简介是什么)

  本文目录    赵香宋的简介 严范孙简介及详细资料 义和团首领赵三多简介...

元日感怀(元日感怀刘禹锡)

  本文目录    元日古诗 关于元日的诗配画   1、振蛰春潜至,湘南...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翻译)

  本文目录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译文    注释...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译文)

  本文目录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临江仙 王鹏运 译文 急需大哥...

与赵莒茶宴(与赵莒茶宴译文)

  本文目录    与赵莒茶宴环境特点 与赵莒茶宴原文及赏析 与赵莒茶宴原文_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