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正文内容

春秋战国门。田文(春秋战国时期田文)

admin8个月前 (09-08)学习40

  本文目录

  

  1. 春秋战国期间有什么著名的相
  2.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句
  3. 春秋战国秦末汉初历史人物
  4. 关于春秋战国的古诗大全

  春秋战国人物志之——名相贤臣 H n Xx g$F k d n

  1管仲(?—前645).E0r(W s m W V

  春秋初齐国政治家。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齐桓公即位后,任用为卿,以主持政务,尊称“仲父”。他整顿齐国内政,力行改革,将国都分为十五士乡、六工商乡,分野为五属,设置各级官吏。并按士乡之乡里组织为军事编制,训练士卒。建立选拔人材的制度。主张按土地好坏分等征税。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使齐国富强。助桓公以“尊王攘夷”号召诸侯,成为五霸之首。

  1A/x~ W/J U2^2G 2鲍叔牙 M2P})` N6h

  春秋时齐国的大夫,以知人著称。少年时和管仲友善,后因齐乱,随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任命他为相,他辞谢,保举管仲。后来齐国经管仲改革,日渐富强,齐桓公也成为春秋时期的首霸。? n O K9Y N

  3狐偃 D o W s5H c4K(G{ l.{

  春秋时晋国的卿,字子犯,公子重耳(即晋文公)的舅父,亦称舅犯。曾随从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游历各国,并且帮助重耳回国即位。回国后任上军之佐,帮助晋文公改革内政,以「尊王」相号召,平定王子带之乱,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战胜楚军,使晋文公当上了霸主。??5d r1p w#i}? M-l

  4赵衰0j~7i'h3q Z g#n&Y J

  即赵成子,字子余,亦称成季、孟子余,春秋时晋国的卿。他曾随从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在外十九年,并助重耳回国即位。回国后,任原(今河南济源北)大夫,亦称原晋。后任新上军之将和中军之佐,还曾推荐先轸、栾枝等人,帮助文公创建霸业。?

  3o Q E U} o _4D 5赵盾

  !N:T1g q8e n J2O赵盾,即赵宣子,谥号宣孟,亦称赵孟。春秋时晋国执政。

  ? ]8n Q r R k:u赵盾父为赵衰。其约卒于鲁宣公八年,享年约50多岁。0} E:Z3v h

  赵盾生在狄国,童年及少年时代也是在狄地度过的。僖公二十四年(前 636年),才回到晋国。赵盾年30岁左右初执国政,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胆识。他“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续常职,出滞淹”这对于晋国政局的稳定,对于法家思想在三晋的孕育产生,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g%m9I y e3t"I d/F\

  灵公元年(前 621年)后的十数年间,他主盟征战,功绩卓著。宣公十一年,楚人陈,次年围郑,大败晋师于必;宣公十四年,楚人围宋,晋弗能救,楚庄霸业告成。从此,“晋辟楚”,晋文公霸业就此告终。执晋国政的赵盾难脱干系。赵氏专权,晋政权不能统一,终于使晋国维持霸主地位的愿望落空。灵公继位十四年,愈发骄奢淫逸,晋国民怨沸腾。赵盾犯颜骤谏,灵公惧,派且霓杀赵盾。却见赵盾凌晨“盛服将朝”,“坐而假寐”。且霓被赵盾忠公亲国的精神所感动,不忍杀死赵盾,又不愿弃君之命,遂触槐而死。

  $K I1j X [ d3z这年九月,灵公同赵盾饮酒,伏甲土于宫庭四周,欲杀赵盾。由于右提弥明以死相救,赵盾逃出晋都。随后,赵穿杀灵公子桃园。鲁宣公八年(前 601年),赵盾卒。但赵盾所开的异姓卿族代晋同姓家族为公族的先河却不可遏止。尔后,六卿益强,终于导致韩、赵、魏三家分晋。 P ](E o8J ]

  6赵朔

  S&K u:p4m t+n晋成公赵盾的儿子,赵武的父亲。一族被屠岸贾率家将杀死,因两位门客公孙杵臼、程婴以死相救,使妻子与遗腹子逃脱厄运,遗腹子即“赵氏孤儿”赵武。!A"f g M D'

   k

  7百里奚?

  F L b T%n)R9c春秋时秦国大夫。他原为虞大夫,虞亡时被晋俘去,作为陪嫁之臣送入秦国。后出走到楚,为楚人所执,又被秦穆公以五张黑羊皮赎回,用为大夫,称为五?大夫。他与蹇叔等大臣共同辅佐秦穆公,建立了霸业。)G W g&d;o)Y)@

  8蹇叔'`-Ct? g y)} t%b'c

  春秋时秦国大夫。有贤名,为百里奚所推荐,秦穆公任为上大夫。公元前628年,秦穆公欲袭郑,他加以谏阻,认为长途偷袭,军易疲劳,郑亦会有备,穆公不听,仍派孟明东征。时其子亦在军中,他泣送其子,断言秦军定在崤山为晋所败。结果,秦军至滑(今河南偃师东南),知郑已有防备,返途到崤山被晋军所伏击,全军覆没,主帅孟明等被俘,穆公深悔不听其言。

  L2d ] n d/Y2v _~ 9屈原

  5

  }%e z4B2X0Y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政治家、诗人。他出身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因遭贵族子兰(楚怀王幼弟)、郑袖(楚怀王宠姬)谗害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后因楚国的政治腐败,国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所作〈离骚〉、〈九章〉等篇,反覆陈述他的政治主张,揭露贵族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汉书·艺文志》著录《屈原赋》二十五篇,其书久佚,后代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刘向辑集的《楚辞》。?

  ^ a c ` O5K/C 10田婴

  B h y Y f a M战国时齐国宗室大臣。齐威王少子,田文(孟尝君)之父。初为齐将,参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之役,立有战功。旋擢任为相,主管一国上计,弄权行私,财富骄溢。初封彭城(今江苏徐州),继改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自营城郭宗庙,结交豪民,收纳逋犯,威逼主上,称薛公,号靖郭君(一作静郭君)。 Q8Y H P6d&@

  11李斯'}"B*a o3w M W

  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在我国历史上声名显赫,功绩卓著。是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弟子。后辅助秦始皇统一中国,官至丞相,为秦始皇定郡县之制,下令焚书坑儒,以小篆为标准统一文字。秦始皇死后,李斯听从赵高阴谋,矫诏杀太子扶苏,立胡亥。秦二世继位后,赵高专权,污蔑李斯谋反,李斯受五刑而死于咸阳,夷灭三族。

  "`$` C0P u.q2E? x 12栾书,(前599年—前573年)

  N-h1u g&W P M _又称栾傀即栾武子。春秋中期晋大夫,名将。主要活动在晋景公、晋厉公时期。栾书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任下军之佐,正值晋楚邲之战的前夕。当时郑国派到晋军中通报情况的使者极力劝说晋军与楚一战,到时候郑国将助晋攻楚。晋国将领有不少坚决主战的,栾书却认为应该退兵.但后来战事还是进行,结果晋国大败而还。

  (t Z o1Q b} y晋景公—十一年(前589年),晋齐鞍之战前夕,奕书升任下军主将,参与这次大获全胜的战役。公元前587年,景公十三年,他升任中军元帅,因郑伯伐许,他统帅晋军伐郑以救许。而楚国子反则率师救郑。郑伯和许男在子反那里争讼,子反叫他们到楚国听楚王判断。郑人到楚争讼,没有胜诉,楚人抓住郑国的皇戍和子国两人。郑伯回国后转而派人和晋国媾和。景公十五年,郑国和晋国结盟。楚国由于郑国倒向晋国,派子重伐郑。晋栾书救郑,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等救蔡,晋赵同、赵括等要求与楚交战;知庄子、范文子、韩献子三人谏止。当时有人以军官中主战者有十一人,而反对者仅三人为由,主张应听从多数人的意见。但栾书认为,同样是吉祥善良才听从多数,而吉祥善良,是大众的愿望,现在有三位大臣主张,可以说是大众了,终于听从了三卿的正确主张。栾书这一决定,得到了“从善如流”的赞扬。 x f X X&E

  栾书不但注意维护自己的声誉,同时注意保护自己的权威地位,这种态度更加深了晋国的政治危机。晋悼公即位数月,韩厥任中军元帅,栾书从此在历史舞台消失,

  8_ d$R V P a r2i.{ I [ C:\7Z M

  韩厥 Y2d Y F W:t b9} Q)W.r*l

  d t'z w/Y*u8E

  即韩献子,春秋时期晋国上卿。王要活动在晋灵公六年(前615年)至晋悼公七年(前566年)之间。晋灵公时期,赵盾推荐韩厥任司马之职,执掌军中刑律。秦晋河曲之役,赵盾为中军元帅,他派出办事的人驾着他的战车横冲直撞,扰乱行军序列,韩厥当即将驾车的人逮捕,依法处以死刑。别人都以为这样只会触怒元帅,对自己不利。反而是赵盾庆幸自己推荐了一位十分称职的官员。齐晋鞍之战时,郄克为中军元帅。韩厥在军中即将桉律斩人,郄克知道后想说情救下。等他赶到死刑执行完毕。郄克不但不能怪罪韩厥,还下令把尸体示众。韩厥的执法是无可指责的,即便是他的上司也暗自折服。以后韩厥任新中军主将,兼仆大夫;又为下军主将。晋厉公八年(前573年),任中军元帅,执掌晋国国政。

  ~ X? o M"? u n s#L Z c/A

  韩厥的政治主张,是素朴的民本思想。晋国迁都干新田,即是采纳了韩厥的建议。在战争的战略问题上,韩厥也是这种人民本位的思想。晋厉公五年(前576年),楚国侵伐郑、卫两国,当时晋国执政栾书打算出兵伐楚,韩厥不同意。他认为,应该先让楚军横行一时,等待它失尽民心,那时就不堪一击了。这样的观点后来成为新兴贵族争夺诸侯公室政治权力的有力思想武器。韩厥从政期间,晋国内部各大家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很激烈。韩厥在这种内部斗争中,一直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姿态。晋景公十七年(前583年),栾氏、邯氏协助景公攻灭赵氏。韩厥虽然与赵氏渊源甚深,但没有起兵发难,只是事后在保全赵氏后裔上起了作用。9C2N _:n d7h

  w u*G9T8f B$F e n$E晋厉公七年(前574年),栾书与荀偃迫于情势,骤起发难,杀胥童,废厉公。他们曾请韩厥参与其事,韩厥断然拒绝。正是由于他这种超然的态度,使得韩氏家族得以保全壮大,成为后来三家分晋后的韩氏诸侯。晋悼公七年(前566年),韩厥告老致仕,退出政坛。

  j?8@+a J l y I%N e*d o#c

  13文种

  (} ] l i M4C b"z y8C楚国郢人,字少禽,春秋末年越国的大夫。公元前494年,越被吴击破,困守会稽(今浙江绍兴)。他献计越王勾践,到吴贿赂太宰,得免亡国。勾践回国后,授以国政,君臣刻苦图强,终于灭亡吴国。后勾践听信谗言,赐剑命他自杀。

  2x1b4H R0E J(t.A!f 14魏绛

  j,m8U Q']即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卿。他的活动主要在晋悼公时期(前572年至前559年)。晋悼公元年(前573年)魏绛为司马,执掌军法。晋悼公四年(前570年),大会诸侯,悼公借此夸耀他的地位和实力,而他的弟弟杨干却扰乱随从仪卫军队的行列。魏绛为忠于晋国,冒死戮杨干之仆。此举震动当时,魏绛名声远扬。但晋侯非常恼怒,认为魏绛戳辱杨干,就是污辱自己,破坏自己的声望,故一定要杀魏绦。

  6G.f L x V-\7M!J L魏绛执法时已考虑到后果的严重性,对杨干之外行刑,确实是迫不得已。自己一向未能尽职尽责,呈书愿以一死谢过。晋悼公阅书后大受感动,匆忙间赤足出外,向魏绛道歉。后又专门设宴与魏绛欢叙,并擢升其为新军将佐,予以重任。

  5J7z'g m g H v I{ V晋悼公四年(前369年),魏绛向悼公提出一项重大主张,即和戌。以前从无和戎之说,只是讨伐,经过他详细地解释和戎的益处,终于说服了晋悼公,悼公使魏绛和戎。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汉族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仅短短的八年时间内,便取得了晋国与戎狄和睦相处的局面。 ] x)N7E6a B1e

  魏绛不但在执法上严毅方正,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而且还是一位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他在多年率军作战中,战功颇多。魏绛因功改封在安邑(今属山西运城市)。卒后谥为昭子。

  6v:y I5c W ^ n o5W 14范蠡

  'v S G? x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字少伯,春秋末政治家。初,为越大夫,越为吴王所败时,曾赴吴为质二年。回国以后,帮助越王勾践刻苦图强,灭亡吴国。后游齐国,称鸱夷子皮,到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他认为天时、气节随着阴阳二气的矛盾而变化,国势的盛衰也不断在转化。对付敌人要随形势变化制定计策,强盛时应戒骄,衰弱时要争取有利时机,创造有利条件,使转弱为强。他又认为物价贵贱的变化,是由于供求关系上的有余和不足,主张谷贱时由官府收购,谷贵时平价售出。《汉书·艺文志》著录《范蠡》二篇,己佚。其言论见于《国语·越语下》和《史记·货殖列传》。?6~4b Q U D f

  15公子纠(?—前685)

  i j't b&F z D Q春秋时齐国人。齐僖公之子,母为鲁女。齐襄公时,政令无常,恐遭杀害,于鲁庄公八年(前686)携管仲、召忽奔鲁。襄公被杀后,齐国内乱,鲁派兵护送他返齐争位,时出奔在莒的公子小白(桓公)已先回齐即位,派兵在乾时击败鲁军,在齐国胁迫下,他为鲁君所杀。

  .y~ x e T? 16三桓

  o V9M O;t?春秋末掌握鲁国政权的三家贵族。即季孙氏(或作仲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因都是桓公后裔,故名。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

  n:E B5D9_1E'q k 17伯痞.K o(W h,X ];J z L h1r

  楚大夫伯州犁之孙,伯氏,名?,字子余,春秋时吴国的大臣。初,楚诛伯州犁,其孙伯?出亡奔吴,后以功升任为太宰。因善逢迎,深得吴王夫差的宠信。吴破越后,他受越之贿赂,许越媾和,并屡进谗言,谮伍子胥。吴亡后,降为越臣。一说他被越王勾践所杀。2i+u w y/]

  18庆父(?—前660)

  #S ]#D"p D C鲁庄公庶兄。又称仲庆父,共仲或孟氏。庄公去世,他派人先后杀死继位的子般和闵公,制造内乱。后他所逃奔的莒国受鲁贿赂,将其送回,途中自缢而死。孟孙氏是其后裔。“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之成语即源于此。

  r N.h

   Q i e K

  嫪毐(?~前238)

  +_\,C V Z-[战国时期秦国的假宦官。其与赵姬私通;最后终至秦太后怀孕。在雍县行宫生有二子,嫪毐也自称秦王“假父”。

  g&m:\)Z$G始皇九年,即公元前238年,有人告发嫪毐是假太监,与太后私通,生有二子。”嬴政时年二十二岁,闻报大怒,即派人调查,果实,而且边及相国吕不韦。?于是,嫪毐先发制人,窃用秦王御玺和太后玺,调县卒、官卫士卒官骑攻击蕲年宫。秦皇赢命相国昌平君、昌文君领咸阳士卒平息叛乱,嫪毐的军队大败,与死党仓皇逃亡。徙役三年。太后和嫪毐的两个儿子,均被一同囊载扑杀。

  1.关于春秋战国的诗句

  关于春秋战国的诗句 1.关于春秋战国的古诗大全

  《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终日互争强。

  诸侯若解尊天子,列国何因次第亡。《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好龙天为降真龙,及见真龙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叶公何异鲁哀公。《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不得商於又失齐,楚怀方寸一何迷。

  明知秦是虎狼国,更忍车轮独向西。《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定获英奇不在多,然须设网遍山河。

  禽虽一目罗中得,岂可空张一目罗。《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门下三千各自矜,频弹剑客独无能。

  田文不厌无能客,三窟全身果有凭。《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几尺如霜利不群,恩仇未报反亡身。

  诚哉利器全由用,可惜吹毛不得人。《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下泽逢蛇盖是常,还如山上见豺狼。

  国中有怪非蛇兽,不用贤能是不祥。《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攻城来下惜先分,一旦家邦属四邻。

  徒逞威强称智伯,不知权变是愚人。《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一言能使定安危,安己危人是所宜。

  仁义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岂儒为。《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社鼠穿墙巧庇身,何由攻灌若为熏。

  能知窟穴依形势,不听谗邪是圣君。《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谔谔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贤良。

  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戏问将何对所耽,滑稽无骨是常谭。

  昔时王者皆通四,近见君王只好三。《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曲突徙薪不谓贤,焦头烂额飨盘筵。

  时人多是轻先见,不独田家国亦然。《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赵解重围魏再昌,信陵贤德日馨芳。

  昏蒙愚主听谗说,公子云亡国亦亡。《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走敌存亡义有余,全由雄勇与英谟。

  但如公子能交结,朱亥侯嬴何代无。《观春秋吟》年代:宋作者:邵雍堂堂王室寄空名,天下无时不战争。

  灭国伐人虽恐后,寻盟报役未尝宁。晋齐命令炎如火,文武资基冷似冰。

  唯有感麟心一片,万年千载若丹青。《次韵答席蕃秀才论春秋》年代:宋作者:项安世北冀之土南交州,瓜戎直西东泗浮。

  中间代霸若桃梗,列国聚散同夫不。史编断烂杂虫鼠,野记纷纶充马牛。

  惊雷破聩目开瞽,上起蔑歃终麟游。玄船书字亦刀削,如木遇扁金逢欧。

  不同辞子付泡幻,肯信蒙臾判浮休。妍皮丑骨区万态,大川小港条千洲。

  年深未免成伯帛,声乱已复还邾邹。崛兴啖赵倚天斧,嗣有陈胡横海舟。

  群言一划露初意,后学平济无千尤。当时岂为题目计,此日寝成场屋流。

  横穿异义作同体,立取贵绶驱雄驺。席君吾情好兄弟,蜀都此学多声猷。

  得来三欢出诗本,昉此一笑同茶瓯。愿披一十九万字,与子斟酌更献詶。

  《咏史上·战国》年代:宋作者:陈普千秋万古定于一,岂有乾坤属虎狼。六印苏秦寿如石,山东终作一阿房。

  《战国吟》年代:宋作者:邵雍七国之时尚战争,威强智诈一齐行。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

  朝为布衣暮衣卿,昨日鼎食今鼎烹。范雎谢相何心情,蔡泽入秦何依凭。

  始皇奋袂天下宁,二世乞为氓不能。三千宾客愤未平,百二山河汉已兴。

  所存旧物惟空名,残阳衰草山川形。都似一场春梦过,自余恶足语威狞。

  《春秋战国门百里奚》年代:唐作者:周昙船骥由来是股肱,在虞虞灭在秦兴。裁量何异刀将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2.描写“春秋战国时期”的诗词有哪些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3.关于春秋战国的古诗大全

  《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终日互争强。

  诸侯若解尊天子,列国何因次第亡。《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好龙天为降真龙,及见真龙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叶公何异鲁哀公。《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不得商於又失齐,楚怀方寸一何迷。

  明知秦是虎狼国,更忍车轮独向西。《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定获英奇不在多,然须设网遍山河。

  禽虽一目罗中得,岂可空张一目罗。《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门下三千各自矜,频弹剑客独无能。

  田文不厌无能客,三窟全身果有凭。《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几尺如霜利不群,恩仇未报反亡身。

  诚哉利器全由用,可惜吹毛不得人。《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下泽逢蛇盖是常,还如山上见豺狼。

  国中有怪非蛇兽,不用贤能是不祥。《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攻城来下惜先分,一旦家邦属四邻。

  徒逞威强称智伯,不知权变是愚人。《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一言能使定安危,安己危人是所宜。

  仁义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岂儒为。《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社鼠穿墙巧庇身,何由攻灌若为熏。

  能知窟穴依形势,不听谗邪是圣君。《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谔谔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贤良。

  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戏问将何对所耽,滑稽无骨是常谭。

  昔时王者皆通四,近见君王只好三。《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曲突徙薪不谓贤,焦头烂额飨盘筵。

  时人多是轻先见,不独田家国亦然。《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赵解重围魏再昌,信陵贤德日馨芳。

  昏蒙愚主听谗说,公子云亡国亦亡。《春秋战国门再吟》年代:唐作者:周昙走敌存亡义有余,全由雄勇与英谟。

  但如公子能交结,朱亥侯嬴何代无。《观春秋吟》年代:宋作者:邵雍堂堂王室寄空名,天下无时不战争。

  灭国伐人虽恐后,寻盟报役未尝宁。晋齐命令炎如火,文武资基冷似冰。

  唯有感麟心一片,万年千载若丹青。《次韵答席蕃秀才论春秋》年代:宋作者:项安世北冀之土南交州,瓜戎直西东泗浮。

  中间代霸若桃梗,列国聚散同夫不。史编断烂杂虫鼠,野记纷纶充马牛。

  惊雷破聩目开瞽,上起蔑歃终麟游。玄船书字亦刀削,如木遇扁金逢欧。

  不同辞子付泡幻,肯信蒙臾判浮休。妍皮丑骨区万态,大川小港条千洲。

  年深未免成伯帛,声乱已复还邾邹。崛兴啖赵倚天斧,嗣有陈胡横海舟。

  群言一划露初意,后学平济无千尤。当时岂为题目计,此日寝成场屋流。

  横穿异义作同体,立取贵绶驱雄驺。席君吾情好兄弟,蜀都此学多声猷。

  得来三欢出诗本,昉此一笑同茶瓯。愿披一十九万字,与子斟酌更献詶。

  《咏史上·战国》年代:宋作者:陈普千秋万古定于一,岂有乾坤属虎狼。六印苏秦寿如石,山东终作一阿房。

  《战国吟》年代:宋作者:邵雍七国之时尚战争,威强智诈一齐行。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

  朝为布衣暮衣卿,昨日鼎食今鼎烹。范雎谢相何心情,蔡泽入秦何依凭。

  始皇奋袂天下宁,二世乞为氓不能。三千宾客愤未平,百二山河汉已兴。

  所存旧物惟空名,残阳衰草山川形。都似一场春梦过,自余恶足语威狞。

  《春秋战国门百里奚》年代:唐作者:周昙船骥由来是股肱,在虞虞灭在秦兴。裁量何异刀将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4.描写春秋战国的诗句有哪些

   1.《春秋战国门·师旷》唐代:周昙

  老能劝学照馀生,似夜随灯到处明。

  往行前言如不见,暗中无烛若为行。

   2.《春秋战国门·屈原》唐代:周昙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3.《春秋战国门·百里奚》唐代:周昙

  船骥由来是股肱,在虞虞灭在秦兴。

  裁量何异刀将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4.《春秋战国门·夫差》唐代:周昙

  信听谗言疾不除,忠臣须杀竟何如。

  会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颜见子胥。

   5.《春秋战国门·乐羊》唐代:周昙

  杯羹忍啜得非忠,巧佞胡为惑主聪。

  盈箧谤书能寝默,中山不是乐羊功。

   6.《春秋战国门·管仲》唐代:周昙

  美酒浓馨客要沽,门深谁敢强提壶。

  苟非贤主询贤士,肯信沽人畏子獹.

   7.《春秋战国门·再吟》唐代:周昙

  曲突徙薪不谓贤,焦头烂额飨盘筵。

  时人多是轻先见,不独田家国亦然。

   8.《春秋战国门·齐桓公》唐代:周昙

  三往何劳万乘君,五来方见一微臣。

  微臣傲爵能轻主,霸主如何敢傲人。

   9.《春秋战国门·鬻拳》唐代:周昙

  鬻拳强谏惧威刑,退省怀惭不顾生。

  双刖忍行留痛恨,惟君适足见忠诚。

   10.《春秋战国门·陈轸》唐代:周昙

  丹青徒有逞喧哗,有足由来不是蛇。

  杀将破军为柱国,君今官极更何加。

   5.描写春秋战国的诗词

  春秋战国诗词--人物卷春秋战国人物唐*周昙玄武评:周昙是第一位采用叙议诗形式较系统评论春秋战国重要历史人物的唐代诗人。

  庄公齐甲强临力有余,鲁庄为战念区区。鱼丽三鼓微曹刿,肉食安能暇远谟。

  黄歇春申随质若王图,为主轻生大丈夫。女子异心安足听,功成何更用阴谟。

  杨回三逐乡闾五去君,莫知何地可容身。杨回不是逢英鉴,白首无成一旅人。

  孙武理国无难似理兵,兵家法令贵遵行。行刑不避君王宠,一笑随刀八阵成。

  夫差信听谗言疾不除,忠臣须杀竟何如。会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颜见子胥。

  子贡救鲁亡吴事可伤,谁令利口说田常。吴亡必定由端木,鲁亦宜其运不长。

  灵辄失水枯鳞得再生,翳桑无地谢深情。朱轮未染酬恩血,公子何由见赤诚。

  子产为政何门是化源,宽仁高下保安全。如嫌水德人多狎,拯溺宜将猛济宽。

  叔向重禄存家不敢言,小臣忧祸亦如然。明开谏诤能无罪,只此宜为理国先。

  再吟走敌存亡义有余,全由雄勇与英谟。但如公子能交结,朱亥侯嬴何代无。

  冯讙兔窟穿成主再兴,辈流狐伏敢骄矜。冯讙不是无能者,要试君心欲展能。

  范蠡西子能令转嫁吴,会稽知尔啄姑苏。迹高尘外功成处,一叶翩翩在五湖。

  祭足吴鲁燕韩岂别宗,曾无外御但相攻。当时周郑谁为相,交质将何服远戎。

  季札吹毛霜刃过千金,生许徐君死挂林。宝剑徒称无价宝,行心更贵不欺心。

  戏问将何对所耽,滑稽无骨是常谭。昔时王者皆通四,近见君王只好三。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终日互争强。诸侯若解尊天子,列国何因次第亡。

  鬻拳鬻拳强谏惧威刑,退省怀惭不顾生。双刖忍行留痛恨,惟君适足见忠诚。

  社鼠穿墙巧庇身,何由攻灌若为熏。能知窟穴依形势,不听谗邪是圣君。

  下泽逢蛇盖是常,还如山上见豺狼。国中有怪非蛇兽,不用贤能是不祥。

  樊姬侧影频移未退朝,喜逢贤相日从高。当时不有樊姬问,令尹何由进叔敖。

  郭开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

  孙膑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

  鲍叔忠臣祝寿吐嘉词,鲍叔临轩酒一卮。安不忘危臣所愿,愿思危困必无危。

  平公鸿鹄轻腾万里高,何殊朝野得贤豪。能知翼戴穹苍力,不是蒙茸腹背毛。

  隐公今古难堤是小人,苟希荣宠任相亲。陈谋不信怀忧惧,反间须防却害身。

  荆轲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骑驾群胡。有心为报怀权略,可在於期与地图。

  晏婴正人徒以刃相危,贪利忘忠死不为。麋鹿命悬当有处,驱车何必用奔驰。

  师旷老能劝学照余生,似夜随灯到处明。往行前言如不见,暗中无烛若为行。

  襄子君子常闻不迫危,城崩何用急重围。叛亡能退修文德,果见中牟以义归。

  乐羊杯羹忍啜得非忠,巧佞胡为惑主聪。盈箧谤书能寝默,中山不是乐羊功。

  毛遂不识囊中颖脱锥,功成方信有英奇。平原门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

  章子在家能子必能臣,齐将功成以孝闻。改葬义无欺死父,临戎安肯背生君。

  马毙厩人欲就刑,百年临尽一言生。赖逢贤相能匡救,仍免吾君播恶声。

  曲突徙薪不谓贤,焦头烂额飨盘筵。时人多是轻先见,不独田家国亦然。

  几尺如霜利不群,恩仇未报反亡身。诚哉利器全由用,可惜吹毛不得人。

  虞卿割地求和国必危,安知坚守绝来思。年年来伐年年割,割尽邯郸何所之。

  攻城来下惜先分,一旦家邦属四邻。徒逞威强称智伯,不知权变是愚人。

  一言能使定安危,安己危人是所宜。仁义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岂儒为。

  好龙天为降真龙,及见真龙瘁厥躬。接下不勤徒好士,叶公何异鲁哀公。

  赵解重围魏再昌,信陵贤德日馨芳。昏蒙愚主听谗说,公子云亡国亦亡。

  臧孙诸孟憎吾似犬狞,贤臧哭孟倍伤情。季孙爱我如甘疾,疾足亡身药故宁。

  谔谔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贤良。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

  不得商於又失齐,楚怀方寸一何迷。明知秦是虎狼国,更忍车轮独向西。

  田文下客常才不足珍,谁为狗盗脱强秦。秦关若待鸡鸣出,笑杀临淄土偶人。

  文公灭虢吞虞未息兵,柔秦败楚霸威成。文公徒欲三强服,分晋元来是六卿。

  颜回陋巷箪瓢困有年,是时端木饫腥膻。宣尼行教何形迹,不肯分甘救子渊。

  门下三千各自矜,频弹剑客独无能。田文不厌无能客,三窟全身果有凭。

  哀公贤为邻用国忧危,庙算无非委艳奇。两叶翠娥春乍展,一毛须去不难吹。

  苏厉百步穿杨箭不移,养由堪教听弘规。身隆业著未知退,勿遣功名一旦隳。

  卞和磷磷谁为惑温温,至宝凡姿甚易分。自是时人多贵耳,目无明鉴使俱焚。

  公叔吴起南奔魏国荒,必听公叔失贤良。无谋纵欲离安邑,可免河沟徙大梁。

  庄辛庄辛正谏谓妖词,兵及鄢陵始悔思。见兔必能知顾犬,亡羊补栈未为迟。

  华元未知军法忌偏颇,徒解于思腹漫皤。昔日羊斟曾不预,今朝为政事如何。

  屈原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智伯三国连兵敌就擒,晋阳城下碧波深。风涛撼处看沈赵,舟楫不从翻自沈。

  定获英奇不在多,然须设网遍山河。禽虽一目罗中得,岂可空张一目罗。

  王后连环要解解非难,忽碎瑶阶一旦间。两国相持兵不解,会应。

   6.春秋战国有什么名句

  春秋战国名句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2.民不畏死,奈何之死俱之?(《老子·七十四章》) 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论语》)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9.知之者不如好之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10.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12.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论语·宪问》) 1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14.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 1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1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7.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庄子·胠箧》) 1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19.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孟子·公孙丑下》) 20.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2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2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3.天行不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24.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25.道虽迩,不行不至。

  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6.以骨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韩非子》) 27.以子之予,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28.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韩非子·说难》) 29.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吕氏春秋·尽数》)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足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 31.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32.君子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上》) 33.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大学》) 3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35.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睢》) 36.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37.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 3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39.人之多,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4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邶风·相鼠》) 41.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2.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诗经·魏风·伐檀》) 4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4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4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东毂》) 46.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诗经·小雅·巧言》) 4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大雅·荡》) 48.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4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50.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 5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 52.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衰郢》) 53.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涉江》) 54.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卜居》) 55.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楚辞·国殇》) 56.闭心自慎,终不过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楚辞·桔颂》) 57.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楚辞·国殇》) 58.悲哉秋之为气也!箫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59.时日曷表,予及当皆亡。

  (《尚书·汤誓》) 60.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隐公元年》) 61.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闵公元年》) 6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63.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64.人心之不同,如其而焉。(《左传·襄公三十·三十一年》) 65.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已力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6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上》) 67.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秦策》) 68.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战国策·赵策》) 69.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70.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战国策·燕策》) 71.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兵法·九地》) 7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四十五章》)。

   7.急求春秋时期的诗词(除诗经外)~~~

  春秋时期诗歌还处于很原始的状态,遗留下来的极少。要不是孔子对诗经进行编撰,整理,可能诗经里的都看不到了。在诗经之外的话,只有上古歌谣了,如那首著名的《沧浪歌》,

  全文:“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zhuó)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解释:水清的时候可以用来洗涤冠缨;水浊的时候就可以用来洗脚。广义:传统上讲世事清明时,可以出仕为民造福;世事混乱时,也不必过于清高自守,这是渔夫劝屈原的话,意思是当沧浪之水清的时候就洗我的冠发,沧浪之水浊的时候就洗我的脚,屈原宁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原则,而渔夫劝屈原审时度势,随波逐流.沧浪歌”正确解读应该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语出《汉书新注》)”这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白者自白是不会被玷污的,(屈原)你没必要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既然你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你应该豁然地面对这种世态。沧浪歌早在春秋时期已经传唱,孔子孟子都提到它了。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在楚地流传久远的《孺子歌》不是屈原首创,也不是“渔父”首创。屈原沧浪遇渔父古时,汉江有一支流流经沔阳,名曰沧浪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流放之时,游经沧浪水,在张沟处遇渔父问渡,颇为伤感,渔父唱了一首《沧浪歌》启发屈原如何面对现实,传为历史佳话。这首《沧浪歌》被《楚辞》收录。

  注意:《楚辞》不是春秋时期的,而是战国时期。这首歌谣是上古时期的,《楚辞》里面只是引用。

  另外还有一个《南风歌》,我就不粘贴了,给个链接,你慢慢看吧,写景是有,但是上古歌谣,而非春秋时期,/view/811120.htm?st=1&uid=wpass_1304603660032_693&bd_page_type=1&pu=&ssid=0&from=&ext=

  扁鹊

  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

  钟子期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伯牙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

  孙武(孙子)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汉族,他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管仲

  (?—前645)春秋初齐国政治家。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齐桓公即位后,任用为卿,以主持政务,尊称“仲父”。

  范蠡

  范蠡(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著作有《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等。

  魏无忌(信陵君)

  (?—前243)战国时魏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安釐王之弟。名魏无忌,号信陵君。有食客3千,魏王忌其贤能不以国政任之。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年),秦围赵都邯郸,他窃得兵符,杀将军晋鄙,夺得兵权,率兵救赵,大败秦军。

  田文(孟尝君)

  战国时齐国贵族,四公子之一。名田文。因封于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又称薛公,号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秦昭王时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湣王相国。

  姬林(周桓王)

  周桓王,在位时间(前719-前697),姓姬,名林,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公元前719年至公元前697年在位。

  姬佗(周庄王)

  春秋时期东周第三代君主。姓姬,名佗。周桓王之子。前697年桓王死后嗣位,在位十五年,前682年卒。

  姬胡齐(周僖王)

  周釐王(周僖王),(卒於前677年),姓姬,名胡齐,东周第四代国王,谥号釐王(僖王)。他是周庄王的儿子,庄王死后继位。在位5年,葬处不明。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终日互争强。

  诸侯若解尊天子,列国何因次第亡。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好龙天为降真龙,及见真龙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叶公何异鲁哀公。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不得商於又失齐,楚怀方寸一何迷。

  明知秦是虎狼国,更忍车轮独向西。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定获英奇不在多,然须设网遍山河。

  禽虽一目罗中得,岂可空张一目罗。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门下三千各自矜,频弹剑客独无能。

  田文不厌无能客,三窟全身果有凭。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几尺如霜利不群,恩仇未报反亡身。

  诚哉利器全由用,可惜吹毛不得人。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下泽逢蛇盖是常,还如山上见豺狼。

  国中有怪非蛇兽,不用贤能是不祥。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攻城来下惜先分,一旦家邦属四邻。

  徒逞威强称智伯,不知权变是愚人。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一言能使定安危,安己危人是所宜。

  仁义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岂儒为。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社鼠穿墙巧庇身,何由攻灌若为熏。

  能知窟穴依形势,不听谗邪是圣君。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谔谔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贤良。

  一从忠谠无周舍,吾过何人为短长。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戏问将何对所耽,滑稽无骨是常谭。

  昔时王者皆通四,近见君王只好三。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曲突徙薪不谓贤,焦头烂额飨盘筵。

  时人多是轻先见,不独田家国亦然。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赵解重围魏再昌,信陵贤德日馨芳。

  昏蒙愚主听谗说,公子云亡国亦亡。

  《春秋战国门再吟》

  年代:唐作者:周昙

  走敌存亡义有余,全由雄勇与英谟。

  但如公子能交结,朱亥侯嬴何代无。

  《观春秋吟》

  年代:宋作者:邵雍

  堂堂王室寄空名,天下无时不战争。

  灭国伐人虽恐后,寻盟报役未尝宁。

  晋齐命令炎如火,文武资基冷似冰。

  唯有感麟心一片,万年千载若丹青。

  《次韵答席蕃秀才论春秋》

  年代:宋作者:项安世

  北冀之土南交州,瓜戎直西东泗浮。

  中间代霸若桃梗,列国聚散同夫不。

  史编断烂杂虫鼠,野记纷纶充马牛。

  惊雷破聩目开瞽,上起蔑歃终麟游。

  玄船书字亦刀削,如木遇扁金逢欧。

  不同辞子付泡幻,肯信蒙臾判浮休。

  妍皮丑骨区万态,大川小港条千洲。

  年深未免成伯帛,声乱已复还邾邹。

  崛兴啖赵倚天斧,嗣有陈胡横海舟。

  群言一划露初意,后学平济无千尤。

  当时岂为题目计,此日寝成场屋流。

  横穿异义作同体,立取贵绶驱雄驺。

  席君吾情好兄弟,蜀都此学多声猷。

  得来三欢出诗本,昉此一笑同茶瓯。

  愿披一十九万字,与子斟酌更献詶。

  《咏史上·战国》

  年代:宋作者:陈普

  千秋万古定于一,岂有乾坤属虎狼。

  六印苏秦寿如石,山东终作一阿房。

  《战国吟》

  年代:宋作者:邵雍

  七国之时尚战争,威强智诈一齐行。

  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

  朝为布衣暮衣卿,昨日鼎食今鼎烹。

  范雎谢相何心情,蔡泽入秦何依凭。

  始皇奋袂天下宁,二世乞为氓不能。

  三千宾客愤未平,百二山河汉已兴。

  所存旧物惟空名,残阳衰草山川形。

  都似一场春梦过,自余恶足语威狞。

  《春秋战国门百里奚》

  年代:唐作者:周昙

  船骥由来是股肱,在虞虞灭在秦兴。

  裁量何异刀将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做一个快乐的人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xiaoguangseo.com/xuexi/3791.html

标签: 学习
分享给朋友:

“春秋战国门。田文(春秋战国时期田文)” 的相关文章

滕王阁(滕王阁序)

  本文目录    滕王阁历史简介 滕王阁简介 滕王阁序中的滕王阁是在哪里...

谐诗逸句(谐 诗词)

  本文目录    诗逸的诗句诗逸的诗句是什么 关于吃笋的诗句 古人关于鞋子的诗...

见志(见志诗)

  本文目录    梦见励志 见志的解释 见志不从文言文翻译...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翻译)

  本文目录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译文    注释...

卓田的诗(卓 诗句)

  本文目录    秋天落叶的诗 关于添丁的诗句 关于白鹭与晚霞的诗句...

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大半夜邻居孩子哭闹算扰民吗)

  本文目录    小孩子经常三更半夜哭,怎么回事 一岁宝宝总是半夜哭闹怎么回事...